目 次
rnfW HI
1 細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种植区域 1
5 細 2
5.1 2
5.2灌溉水 2
5.3 2
5.4 位置 2
5.5 麟 2
5.6 讎 2
5.6.1 非林地 2
5.6.2 皆伐林地 2
6 土壤改良与整地 2
6.1 測 2
6.1.1 土壤改良 2
6.1.2 整地 2
6.2 非林地 3
6.2.1 土壤改良 3
6.2.2 整地 3
6.3 皆伐林地 3
6.3.1 整地 3
6.3.2 土壤改良 3
7种子处理 4
7.1 綱 4
7.2种子催芽处理 4
7.2.1催芽方法 4
7.2.2催芽质量指标 4
7.2.3已催芽种子贮藏 4
8播种与移栽 4
8.1 栽培制 4
8.2攤 4
8.2.1 时间 4
8.2.2 密度 5
8.2.3 覆盖 5
I
8.3 雜 5
8.3.1 参苗选择 5
8.3.2 时间 5
8.3.3 方法 5
9 mm 5
10 田间管理 5
10.1 清理作业道 5
10.2 關 5
10.3 細 5
10.4 松、:t 5
10.5 'Mit 5
10.6 6
10.6.1 灌溉与接雨 6
10.6.2 防務 6
10.7摘蕾 6
10.8 it月巴 6
10.8.1 根部 6
10.8.2 叶面 6
10.9病虫草鼠害防治 6
10.9.1 主要病虫草鼠害 6
10.9.2 防治原则 6
10.9.3 防治措施 7
10.10 越冬 7
10.10.1 防寒 7
10.10.2 防风 7
11 隸 7
11.1 賴 7
11.1.1 种子 7
11.1.2 参根 7
11.2抓 7
11.2.1 种子 7
11.2.2 参根 8
12 档案管理 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人参主要病虫草鼠害 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病虫害防治农药及使用方法 11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人 参研究院、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抚松县参王植保有限公司、集安人参研究所、抚 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集安大地参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家、吕晓波、曹志强、许永华、刘岩峰、髙洁、尹春梅、迟美丽、徐怀友、郑殿家、 王英平、陈晓林、侯玉兵、许成俊、张红杰。
人参优质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参优质种植过程中的种植区域、选地、土壤改良、做哇、种子处理、播种与移栽、田间 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采收及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人参(园参)的人工种植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ISO 17217-1: 2014 传统中药人参种子和种苗第1部分:人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Ginseng seeds and seedlings—Part 1: Panax ginseng C. A. Meyer)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拱棚 arched shed
前后檐高度一致,棚顶呈弓形的棚式。
3.2
复式棚 double shed
上层为全封闭式遮阳网大棚,下层为单层参膜的棚。
3.3
栽培制 transplant system
在人参种植过程中对育苗年限和移栽年限的规定。
示例:“二三制”为育苗2年,移栽3年。
4种植区域
人参种植适宜区域应满足下列条件:
a) 东经 119°34'〜135°5',北纬39。25’〜49°42,;
b) 年平均气温一0.6 X:〜9.3 X:;
c) 有效积温1 600 X:〜3 600 ‘C;
d) 年平均降水量500 mm〜1 300 mm;
e) 无霜期90 d〜180 d。
5 选地
5.1 空气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中4.2的规定。
6.1.1 土壤改良
经改良后的土壤技术条件宜满足以下要求:
a) 耕层土壤厚度大于等于25.0 cm;
b) 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3%;
c) 土壤容重:0.9 g/cm3〜1.0 g/cm3;
d) pH 值:5.5〜6.5。
6.1.2 整地
应按实际地势进行参地整体规划布局,构筑拦水坝和排水沟,按照有利于排水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
拦水坝和排水沟的位置和数量。
6.2非林地
6.2.1 土壤改良
6.2.1.1 土地休闲
宜进行2年土地休闲:第1年进行绿色休闲,种植玉米、苏子等作物,在花期前将其粉碎翻人土壤 中;第2年进行黑色休闲,根据土壤墒情确定翻耕时间和次数,翻耕时拣出石块,次数5次以上为宜,深 度30 cm〜40 cm为宜;播种移栽前旋耕次数3次以上为宜。春季翻耕前宜施入厩肥或秸秆堆肥,根据 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厩肥和秸秆堆肥的使用量。
6.2.1.2 土壤消毒、杀虫
一般可在播种移栽前,结合做畦等均勻施人相应杀菌剂、杀虫剂。也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 熏蒸剂处理土壤。
6.2.1.3调节pH值
偏酸土壤宜用生石灰调节pH值,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使用量。
6.2.1.4调节微生物菌群
可施用土壤改良菌剂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群。
6.2.1.5调节营养
根据检测结果,施用肥料和人参土壤调理剂等补充营养元素。
6.2.2 整地
6.2.2.1构筑拦水坝和排水沟
按照有利于排水、通风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拦水坝和排水沟的位置和数量。
6.2.2.2做畦
6.2.2.2.1 畦向
坡地宜顺坡做哇,平地应有利于排水。
6.2.2.2.2规格
根据地形、地势、土壤保水能力和播栽方式等确定参哇规格,参畦长度可根据地形地势而定,参畦宽
1.2 m〜1.7 m,髙0.2 m〜0.4 m,作业道宽0.6 m~1.0 m。
6.3皆伐林地 6.3.1整地
利用皆伐林地种植人参,需先经过清场、起树根、挂床、翻土、倒土、翻土、做哇等整地工作。
6.3.2 土壤改良
需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结合倒土、做畦等实施pH值调节、消毒、杀虫、土壤微生物菌群调节和营
GB/T 34789—2017 养调节等土壤改良措施。
7种子处理 7.1选种
种子质量要求应符合ISO 17217-1:2014中5.1和5.2的要求。
7.2种子催芽处理 7.2.1催芽方法 7.2.1.1催芽时间
当年采收的种子立即进行催芽;上年采收的种子于6月初开始催芽。
7.2.1.2基质混配
种子与河沙(过孔径为0.17 mm筛子)按1 : 3混合均匀。
7.2.1.3形态后熟管理
温度在15 -C~20 r为宜,每隔10 d〜15 d倒种一次,含水量35%〜45%为宜。
7.2.1.4 生理后熟管理
温度在2 -C~5 'C为宜。
7.2.2催芽质量指标
裂口率达95%以上,胚率达80%以上。
7.2.3已催芽种子贮藏
7.2.3.1达到催芽指标的种子,当年秋季不能播种时,应越冬贮藏。
7.2.3.2封冻前选择背阴高燥场地挖窖,窖底铺上木头或石块,种子箱放人窖内,箱口高出地面15 cm, 箱顶覆盖编织膜,箱顶及周围培土 30 cm,踏实。封冻后覆盖一层锯末或落叶,适量浇水,用帘子压好, 第2年春季,解冻前取出播种。
8播种与移栽 8.1栽培制
宜采用直播“一四制”、“二二制”、“二三制”或“三三制”。
8.2播种
8.2.1 时间
8.2.1.1春播在4月中、下旬(土壤化冻后)开始。
8.2.1.2秋播在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开始。
8.2.2 密度
根据生产目的,可采用点播、条播或散播方式进行播种,直播株距宜为3 cm〜5 cm、行距宜为15 cm- 18 cm,育苗株距宜为3 cm〜5 cm、行距宜为5 cm〜8 cm。
8.2.3 覆盖
8.2.3.1春播覆土 3 cm〜6 cm为宜,根据生产需要可覆盖已进行消毒处理的碎稻草、碎玉米秸秆或树 叶。应边播种边覆盖,以防干旱。
8.2.32秋播覆土 4 cm〜6 cm为宜,根据生产需要可覆盖已进行消毒处理的碎稻草、碎玉米秸秆或树 叶等防寒物3 cm〜8 cm。
8.3移栽
8.3.1参苗选择
人参种苗应符合ISO 17217-1:2014中5.1和5.3的要求。
8.3.2 时间
8.3.2.1春栽在4月中、下旬(土壤化冻后,芽孢萌动前)进行。
8.3.2.2秋栽在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土壤结冻前)进行。
8.3.3方法
斜栽或平栽,株距X行距一般为(8 cm〜15 cm) X (18 cm〜30 cm)。
9搭棚
宜选择拱棚、复式棚。
10 田间管理 10.1清理作业道
解冻前及时清理作业道,疏通排水沟,清除积雪,防止融化的雪水渗人参畦。
10.2清园
参畦土壤全部解冻、越冬芽萌动前,应撤除防寒物,清除残留的茎叶和杂草,并进行全面消毒。
10.3苫膜
及时苫膜,预防早春霜冻。春季土壤墒情差时,可接雨后苫膜。
10.4松土
出苗前宜浅松土,应不伤及参根和芽孢。
10.5调光
应根据人参生长时期的适宜光照进行调光,其要求见表1。
表1各生长时期适宜光照
生长时期
参地类型
1年生苗田 留种田
其他年生苗田
出苗展叶期
薄膜和遮阳网,透光率30%左右
只上膜,透光率40%~50%
开花期
上二层遮阳网,透光率20%左右
上一层遮阳网,透光率30%~40%
结果期
透光率不应超过20%
上第二层遮阳网,透光率20%〜25%
生育后期
撤掉第二层遮阳网,适当增加光照,透光率40%〜50%
枯萎期
茎叶开始变黄枯萎时撤除全部遮阳物
10.6 调水
10.6.1灌溉与接雨
根据干旱情况可进行接雨或灌溉。宜选择水温、气温和地温接近时进行。灌溉可与追肥、施药相 结合。
10.6.2防涝
应经常清理作业道和排水沟,防止堵塞;及时查补参膜,防止漏雨、潲雨。
10.7 摘蕾
宜在晴天进行。除留种田外,应及时掐掉花蕾,并喷施防治病菌感染农药。
10.8追肥 10.8.1根部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人参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出苗前结合松土施肥,或出苗后在行间开沟拌土追 施。深度以不伤根为宜,肥料不应与根系接触。施肥后适量灌水,及时用稻草、铡碎的玉米秸秆或树叶 等覆盖。
10.8.2 叶面
展叶后期、绿果期和红果期根据生长状况,可喷施叶面肥。
10.9病虫草鼠害防治 10.9.1主要病虫草鼠害
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参见附录A。
10.9.2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防治,加强生物防治,科学合 理的进行化学防治。
11.2.2 参根
拆除参棚,清除茎叶,可采取人工或机械起参。
12档案管理
应建立人参种植档案,保留期限不少于2 a,种植档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种植者姓名或者企业名称以及住址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b) 种植地块位置和土壤检测报告;
c) 使用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农业投人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次数和日期;
d) 病、虫、草、鼠害及其他灾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e) 种植日期和收获日期;
f) 质量安全检验情况;
g) 销售去向。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人参主要病虫草鼠害人参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时期及危害部位见表A.1。
表A.1人参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时期及危害部位
表A.1 (续)
区分
病虫草鼠害名称
时期
发生部位
杂草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3月下旬〜9月
—
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4月中旬~9月
—
稗草 Echinochloa crusgalli
4月中旬〜9月
Equisetum arvense
5月〜9月
—
鼠害
■鼠 Myospalax psilurus
4月〜9月
参根、地下茎和嫩芽
花鼠 Tamias sibiricus
4月上、中旬〜9月
果实、种子
大林姬鼠 Apodemus peninsulae
5月〜9月
果实、种子
黑线姬鼠 Apodemus agrarius
4月〜9月
茎叶、种子
田鼠 Microtus sp.
4月〜9月
参籽、参根、茎
大仓鼠 Tscherskia triton
4月〜9月
种子、果实
病虫害防治农药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防治农药及使用方法见表B.1。
病虫害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及
剂型
有效成分
用药量
制剂用药量
使用
方法
每年最多
使用次数
使用
时期
立枯病
109个/g枯草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
2 g/ m2〜
3 g/m2
土壤浇灌
1
播种移栽前
3X108 CFU/g 哈茨木
霉菌可湿性粉剂
—
5 g/m2〜
6 g/m2
土壤浇灌
1
播种移栽前
25%噻虫•咯•霜
灵悬浮种衣剂
220 g/100 kg〜
340 g/100 kg
(种子)
220 mL/100 kg〜
1 360 mL/100 kg
(种子)
种子包衣
1
播种移栽前
25 g/L咯菌腈悬
浮种衣剂
5 g/100 kg〜
10 g/100 kg
(种子)
20 mL/100 kg〜
40 mL/100 kg
(种子)
种子包衣
1
播种移栽前
根腐病
70%噁霉灵可
湿性粉剂
19 600 g/hm2〜 39 200 g/hm2
2.8 g/m2〜
5.6 g/m2
喷洒
1
播种移栽前或
发病初期
109个/g枯草芽孢
杆菌可湿性粉剂
—
2 g/m2〜
3 g/m2
土壤浇灌
1
播种移栽前
疫病
25%噻虫•咯•霜灵
悬浮种衣剂
220 g/100 kg〜
340 g/100 kg
(种子)
880 mL/100 kg〜
1 360 mL/100 kg
(种子)
种子包衣
1
播种移栽前
72%霜脲•锰锌
可湿性粉剂
1 080 g/hm2〜
1 836 g/hm2
100 g/667 m2〜
170 g/667 m2
喷洒
1
发病
初期
黑斑病
1011个/g枯草芽孢
杆菌可湿性粉剂
—
60 g/667 m2〜
8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80%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
1 800 g/hm2〜
3 000 g/hm2
150 g/667 m2〜
25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30%王铜水
悬浮剂
—
900〜1 800倍液
喷雾
1
发病
初期
250 g/L嘧菌
酯悬浮剂
150 g/hm2〜 225 g/hm2
40 g/667 m2〜 6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25%丙环唑乳油
93.75 g/hm2〜
131.25 g/hm2
25 g/667 m2〜
35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表B.1 (续)
病虫害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及
剂型
有效成分
用药量
制剂用药量
使用
方法
每年最多 使用次数
使用
时期
黑斑病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975 g/hm2〜
1 275 g/hm2
130 g/667 m2〜 17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10%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
105 g/hm2〜
150 g/hm2
70 g/667 m2〜 10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
180 g/hm2〜
270 g/hm2
40 g/667 m2〜 6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300 g/hm2〜
450 g/hm2
40 g/667 m2〜 6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灰霉病
1011个/g枯草芽孢
杆菌可湿性粉剂
—
60 g/667 m2〜 8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3X108 CFU/g 哈茨木
霉菌可湿性粉剂
—
100 g/667 m2〜
14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50%乙霉•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750 g/hm2〜
975 g/hm2
100 g/667 m2〜 130 g/667 m2
喷雾
1
发病
初期
锈腐病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12 500 g/hm2〜
25 000 g/hm2
2.5 g/m2〜
5.0 g/m2
土壤
浇灌
1
播种或
移栽前
25%噻虫•咯•霜灵
悬浮种衣剂
220 g/100 kg〜
340 g/100 kg
(种子)
880 mL/100 kg〜
1 360 mL/100 kg
(种子)
种子
包衣
1
播种或
移栽前
地下害虫
25%噻虫•咯•霜
灵悬浮种衣剂
220 g/100 kg〜
340 g/100 kg
(种子)
880 mL/100 kg〜
1 360 mL/100 kg
(种子)
种子
包衣
1
播种或
移栽前
70%噻虫嗪种子
处理可分散粉剂
70 g/100 kg〜
98 g/100 kg
(种子)
100 g/100 kg〜
140 g/100 kg
(种子)
种子
包衣
1
播种或
移栽前
参考文献
[1] DB22/T 1233-2011无公害农产品人参农药使用规范
[2] DB22/T 2192—2014人参土壤调理剂
[3] 王铁生.中国人参.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冯家.人参栽培技术.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5] 许永华.非林地人参规范化栽培技术.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冯家.中草药病虫害防治图谱.西洋参.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7] 尹春梅.人参.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人参优质种植技术规范GB/T 34789—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岀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 “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1.25 字数28千字
2017年11月第一版2017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 1-58743定价21.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 “010)68510107